為牟暴利出售毒素嚴重超標花生油為求效果故意將瀉藥加進減肥食品
廣東警方嚴厲打擊食品犯罪確?!吧嗉馍系陌踩?,前5月破刑案464起刑拘1431人。
6月27日,新快報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針對當前部分領域食品犯罪的突出問題,省公安廳將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作為全省公安機關年度重點工作,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1至5月,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刑事案件464起,刑拘1431人,打擊成效位列全國前列。其中,廣州警方共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25宗,依法刑事拘留276人,逮捕218人。
典型案例 1
制售毒素超標花生油 不到兩月就賣出9噸
2018年5月23日,公安機關對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水藤村唐某雄銷售的花生油進行抽檢。6月5日,經廣東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檢驗,該花生油黃曲霉毒素含量嚴重超標,足以造成嚴重食源性疾病。6月6日公安機關對唐某雄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立案偵查并抓獲犯罪嫌疑人唐某雄,經問訊其銷售的花生油從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鎮(zhèn)的佛山市百順食品有限公司進貨。
據辦案民警介紹,佛山市百順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22日,經營使用植物油生意,老板黃某強在明知生產、銷售的機榨花生油未經檢驗,黃曲霉毒素B1會超標的情況下,依然直接銷售,并提供合格的“一級油、二級油”檢測報告給客戶用于應付相關機構檢查。在價格上,由于其機榨花生油不經過冷慮、沉淀等過程,銷售價格比二次加工后的凈濾油便宜1元/斤。
經佛山市質量計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對佛山市百順食品有限公司的機榨花生油進行檢測,其黃曲霉毒素含量為109.5ug/kg(標準為≤20ug/kg)。經查證佛山百順食品有限公司自2018年4月2日至5月30日共銷售機榨花生油9.0348噸。唐某雄、黃某強等犯罪嫌疑人已先后批準逮捕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典型案例 2
熱銷減肥食品含“毒” 食用過量可致死
今年初,廣州市公安局食藥環(huán)偵支隊通過市場巡查,發(fā)現(xiàn)保健品市場上十分流行的一類宣傳食用后能清腸排便從而達到減肥效果的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餞類食品,可能添加國家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消費者反映,在服用少量該產品后,即出現(xiàn)明顯甚至嚴重的腹瀉狀況。而在這款產品注明的配料表中,卻沒有任何一項具有強效致瀉效果的成分。
偵查員將樣品帶到北京一家藥檢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送檢樣品中分別含有雙醋酚丁、脫乙酰比沙可啶兩種具有通便導瀉作用的化學物質,人食用過量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死亡。
由于這兩種物質并非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禁用物質,偵查員依法邀請廣州市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食品安全庫的多名行業(yè)權威專家進行集中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違法添加雙醋酚丁、脫乙酰比沙可啶這兩種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屬于“有毒、有害食品”。
有了這一法律支撐,4月26日,食藥環(huán)偵支隊組織警力對涉案公司開展突擊抓捕,成功控制丁某、楊某等15名涉案人員,扣押“曼曼輕”酵素青梅、“戀瘦”酵素玫瑰茄、“戀瘦”酵素葡萄柚、“戀瘦”綜合果蔬酵素粉成品等產品共計45萬包,涉案金額達500多萬元。6月18日,在廣東省公安廳的指揮協(xié)調下,廣州警方調集警力赴省外搗毀向涉案公司提供有毒、有害食品半成品的生產加工廠兩家,控制員工近百人,現(xiàn)場繳獲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餞類有毒、有害食品共30余噸,經初步統(tǒng)計,其累計銷售金額5000余萬元。
目前,上述4名工廠老板丁某、楊某、鄧某、張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典型案例 3
酒瓶藏假二維碼 銷售假酒21萬瓶
制售假酒產業(yè)鏈是一個“圈子”文化,從原材料采購、加工灌裝、包材貼標、對外銷售、物流運輸多環(huán)節(jié)運作,涉及大量的從業(yè)人員。今年3月,廣州市公安局食藥環(huán)偵支隊通過犯罪財富調查工作,逐步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以袁某為首的生產、銷售假酒團伙。該團伙的窩點經營時間長、生產數量大、銷售區(qū)域廣,同時擁有假酒生產、打碼、包材出售、制作假二維碼及偽網站的完整體系。
在偵查過程中,專案組發(fā)現(xiàn)袁某與番禺區(qū)某計算機服務部技術人員陳某長期頻繁聯(lián)系,經深入調查發(fā)現(xiàn),陳某從2014年開始為袁某制作8種洋酒品牌的假二維碼和假網站,袁某將陳某提供的假二維碼印制在生產的假酒瓶身上,號稱掃碼后可鑒定酒的真?zhèn)危⒖梢赃M入網站享受購酒優(yōu)惠。然而,所謂的真假鑒別都是“安排”好的,陳某設計好了所謂真假鑒別的頁面,消費者掃描假酒瓶身上的二維碼后都顯示是真酒,然后會自動鏈接進入假酒網購平臺。
在摸清了袁某團伙分布在天河、白云、番禺區(qū)的7個假酒生產、物流運輸、網絡銷售、假網站制作窩點及運作規(guī)律后,5月16日13時許,食藥環(huán)偵支隊組織警力,兵分多路展開收網抓捕行動,抓獲涉嫌制售假酒的犯罪嫌疑人8名,老板袁某及主要目標嫌疑人悉數落網,現(xiàn)場繳獲假冒多種知名品牌洋酒、白酒2000多瓶。經查,該作案團伙長期從事假酒生產,通過購買低價酒灌裝成高價酒,累計銷售假酒約21萬瓶,總涉案金額約4500萬元人民幣。
典型案例 4
涼茶治病有特效?原來里面有“毒”料
涼茶是一種深入廣東人心的飲品,很多人在出現(xiàn)上火、感冒時都喜歡喝上一杯。然而,今年1月,廣州市海珠警方接到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移送的群眾舉報線索:在海珠區(qū)西滘大街的“桂×涼茶”涼茶鋪購買了1瓶涼茶飲用后,竟在瓶底發(fā)現(xiàn)有白色和黃色顆粒,懷疑涼茶內加入了藥品,擔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海珠警方迅速聯(lián)合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該涼茶鋪現(xiàn)場抽樣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該涼茶鋪出售的涼茶中含有布洛芬、水楊酸等西藥,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在隨后的摸查中,警方先后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5間涼茶店和藥店均存在向涼茶內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
4月17日,海珠警方聯(lián)合相關部門,對位于南洲轄內的5間涼茶店、藥店展開聯(lián)合執(zhí)法,查獲其通過非法渠道購入的藥品一批,抓獲陳某、楊某等經營者和店主8人。
據嫌疑人陳某交代,其在城中村內經營的藥店也同時出售涼茶。為了增加收入,陳某在其售賣的止咳茶和感冒茶中分別添加了紅霉素和撲爾敏,以使涼茶功效明顯。陳某還將其涼茶命名為“神奇止咳涼茶”“特效感冒茶”。雖然陳某具有職業(yè)醫(yī)師資質,但他添加藥品的劑量卻十分隨意,從不稱量,有時甚至混合添加多種藥物。由于擔心有顧客過量飲用引起不適,陳某往往每次只賣給顧客1瓶涼茶。
而本案另一嫌疑人楊某供述,其每天在店內熬制涼茶后,會將事先磨成粉狀的藥品放在隱蔽之處。楊某只有小學文化,完全不懂醫(yī)術,針對顧客出現(xiàn)的不同病癥,他只是將不同的藥品添加進涼茶中,便聲稱其涼茶可以治療不同病癥。其售出的“加料”涼茶每瓶可賣到8元,利潤有40%至50%。
目前,相關嫌疑人已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依法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