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品安全衛(wèi)生署食品安全中心近日呼吁市民不要食用一款受到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豆蔻粉。據了解當地發(fā)言人說:「在跟進有關機構轉介的食物個案時,中心從上環(huán)一商店抽取上述樣本作檢測,結果顯示樣本每公斤含二十一微克黃曲霉毒素?!?/span>
根據《食物內有害物質規(guī)例》(第132AF章)的規(guī)定,任何食物(花生或花生產品除外)內黃曲霉毒素的可容許最高濃度為每公斤食物含十五微克。發(fā)言人說:「中心已知會涉事商戶上述違規(guī)情況,并指令其停售受影響產品。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中心亦正追查有關產品的來源及分銷情況?!?/span>
黃曲霉毒素(AFT)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產生的雙呋喃環(huán)類毒素。其衍生物有約20種,分別命名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動物食用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后,在肝、腎、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測出極微量的毒素。黃曲霉毒素及其產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有些菌株產生不止一種類型的黃曲霉毒素,在黃曲霉中也有不產生任何類型黃曲霉毒素的菌株。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糧油及其制品,各種植物性與動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
黃曲霉毒素及其產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有些菌株產生不止一種類型的黃曲霉毒素,但在黃曲霉中也有不產生任何類型黃曲霉毒素的菌株。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種子及加工產品、干鮮果品、調味品、煙草、乳及乳制品、肉類、魚蝦類和動物飼料中均能檢出黃曲霉素,花生和玉米最容易污染。AF能通過食料轉移到動物的乳汁、肝、腎和肌肉組織中積留。AF屬于超劇毒物質,其中B1是目前已知致癌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烈的,能誘發(fā)動物肝癌,對某些動物能引起急性中毒致死。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糧農組織(FAO)1975年規(guī)定食品中 AFB1的最高允許含量為15ppb,各國政府均制定了AF在食品和飼料中最高允許量的衛(wèi)生標準和檢驗法規(guī)。影響AF產生的最重要環(huán)境因子是溫度和水分,適宜黃曲霉生長和產毒的溫度范圍是12~42℃,最適溫度33℃左右,最低相對濕度78%,最適相對濕度98%,谷物含水分18%以上,花生含水分10%以上,在通氣條件下,黃曲霉即能迅速生長和產毒。